黃梅戲《女駙馬》唱詞 音樂知識分享
大家喜歡音樂,但是大家對音樂了解多少,下面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音樂的分類知識。
聲音的基本要素包括,音高,音量和音色。
音樂的要素有節奏,旋律與合聲。
音樂分為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民族唱法,是以民族語言為基礎,韻味悠長最能體現民族精神。分為民歌和戲曲兩部分。
民歌由歌和曲兩部分組成。又包括歌謠,小曲,小調等。民歌特點,1,以線狀為主的音樂思維組成,2,以五聲調為主干的音列結構。
3,均衡平穩的旋律。
漢族民歌分類,號子,山歌,小調。
少數民族音樂分類,蒙古族,分為長調蒙古族民歌和短調蒙古族民歌。歌唱方式,呼麥
演唱樂器,馬頭琴
哈薩克族歌曲,演唱樂器,東不拉
維吾爾族歌曲,分為敘事歌,山歌,情歌,舞蹈歌和兒童歌。
藏族,曲調質樸,流暢優美。
朝鮮族民歌,載歌載舞非常優美。
美聲唱法,十七世紀產生于意大利的一種演唱風格。
歌劇,是將音樂,戲劇,文學,舞蹈等的舞美融合為一體的綜合藝術,通常由詠嘆調,重唱,合唱,序曲舞蹈場面等組成。重唱分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五重唱,六重唱,七重唱,八重唱。
舞劇是一種以舞蹈為主要表現手法,綜合音樂,美術,文學藝術等形式的一種舞臺表演形式,分為單人舞,雙人舞和群舞。舞劇和歌劇不同的是舞劇以舞蹈為主,歌劇以歌唱為主。
絲竹樂,流傳于民間的一種器樂演奏方法,分為江南絲竹既江蘇,浙江,上海的長江以南地區。
常見的聲樂演唱形式分為,合唱,齊唱,輪唱,對唱,獨唱等。
民歌分為號子,山歌,小調,(兒歌,民俗歌,)
民歌特點,具有民族本地區的語言風格特點,旋律與該民族地區語言緊密結合。
民歌常在音節,調式,節拍等方面表現出來。
民歌不受專業作曲技法限制,是人民群眾口頭創作出來的。歌詞和旋律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根據加工不斷提高和發展。民歌不體現作者的個性特點,但是會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征。
號子,如陜北的黃河船夫曲,四川的打夯歌,川江船夫號子等。曲調多樣視工作不同而不同。
山歌是勞動人民在田間,地頭,田野,山坡勞動時即興創作的歌曲。山歌特點1,歌詞具有即興性質2,奔放,嘹亮,曲調悠長,3,歌唱形式多樣,4,曲式結構短小。
小調,多數為節氣歌形式,歌詞格式多樣,
下面整理一下不同地區的民歌特點和帶表作品
西北民歌特點,高亢,悠長,真假聲音結合婚。陜北民歌船夫調,蘭花花等
青海民歌,代表作品,上去高山望平川。
山西民歌,代表作品黃梅戲《女駙馬》唱詞,繡荷包,刨洋芋
蒙古民歌分為長調和短調,長調音域寬廣,節奏自由,旋律悠長舒緩。結構也比較長,具有抒情性比如,牧歌,遼闊的草原。
短調音域較窄,節奏規范結構較小,比如,森吉德瑪,嘎達梅林等。
山東的沂蒙山小調,旋律來自湖南花鼓詞,十二月調,運用了起,承,轉,合,魚咬尾的創作手法。
相親相愛歌曲,運用了沂蒙山小調和誰不說俺家鄉好的創作素材。
河北民歌,歌詞含蓄,旋律婉轉,流暢細膩,比如孟姜女哭長城,小放牛。
云南民歌,代表作品,小河淌水,彌渡山歌。
浙江民歌,對鳥,
湖北民歌,龍船調,幸福歌,根據湖北天門小調改編而成。
四川民歌,康定情歌
戲曲
京劇,是以皮黃腔為主要唱腔的劇種,西皮,二黃,南梆子,四平調組合而成。
京劇四大行當,生,旦,凈,丑
京劇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板子,板式一板相當4分之2,三板相當于4分4,
京劇臉譜,只用于凈丑
紅色臉譜,象征忠義英勇人物關羽
黑色臉譜,象征正直無私人物包公
白色臉譜,象征陰險狡詐人物曹操
藍色臉譜,象征剛強有心機人物竇爾敦
綠色臉譜,象征頑強暴躁人物程咬金
黃色臉譜,象征兇猛殘暴人物典韋
如果大家看不懂戲曲就可以根據臉譜定角色。
地方戲曲,
呂劇山東,代表作品,李二嫂改嫁
豫劇河南,代表作品,花木蘭,朝陽溝,穆桂英掛帥。
越劇浙江,代表作品,紅樓夢,梁山伯與祝英臺。
評劇河北,代表作品,劉巧兒,花為媒。
昆曲,江蘇,代表作品,牡丹亭,桃花扇,長生殿,西廂記。
川劇,四川,代表最品,玉簪記,彩樓記
粵劇,廣東,代表作品,紫釵記
黃梅戲,安徽,代表作品,女駙馬,天仙配
中國的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胡茄十八拍,陽春白雪,魚樵問答,十面埋伏,漢宮秋月。
作曲基礎,一,分析歌詞,二,定拍號黃梅戲《女駙馬》唱詞,三定語調,四,定節奏,注意起,承黃梅戲《女駙馬》唱詞,轉,合,高低,強弱,長短快慢等。
祝福大家創作出好歌好詞。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