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戲曲界的“頂流”必須有越劇的名字!作為擁有百年歷史的中國第二大劇種,它就像一個寶藏盒子,打開全是驚喜,尤其是旦角的七大流派,個個身懷絕技,圈粉無數!今天就帶大家沉浸式感受袁派傅派王派等流派的魅力,快來看看你是哪一派的“頭號粉絲”!

袁派:開口跪!這唱腔也太深情了吧

說起袁派,就不得不提越劇界的“大拿”袁雪芬。1943年,她在演《香妃》時,大膽創新搞出了新的尺調腔。這一創新直接“封神”,成了越劇的主腔,推動越劇發展一大步!袁派唱腔就像一位溫柔細膩的鄰家姐姐,沒有花里胡哨的東西,樸實又實在,韻味還特別足。一開口,委婉纏綿的旋律就像講故事一樣,把你牢牢吸引住,每一個音符都帶著感情,太上頭了!

而且袁派在演唱上超有“小心機”,噴口、氣口用得恰到好處,虛詞一加,再配合強音、頓音,分分鐘把氣氛拉滿,唱到高潮時,讓人忍不住起雞皮疙瘩!《香妃》《祥林嫂》這些經典劇目,經過袁派唱腔的演繹,人物就像活過來一樣。朱東韻、方亞芬這些優秀傳人,也完美繼承了袁派的精髓,讓這一流派一直火到現在。

傅派:這華麗唱腔,簡直是聽覺盛宴

傅全香創立的傅派,唱腔那叫一個絕!她巧妙借鑒京劇程硯秋以及昆曲、評彈的唱法,融合出獨一無二的風格。她的尖團音咬字清晰,真假嗓切換自然得就像呼吸一樣,中低音溫柔似水,高音一出來,嘹亮又震撼,高低音銜接得毫無違和感,聽著特別過癮!

在《梁山伯與祝英臺》《情探》這些劇里,傅派唱腔把角色的愛恨情仇展現得淋漓盡致。薛鶯、何英等傳人也超給力,憑借精湛的唱功,讓傅派的華麗唱腔繼續在舞臺上大放異彩,收獲了一大批忠實粉絲。

王派:樸實無華卻最能打動人心

王文娟的王派唱腔,走的是“走心”路線。她早年受支蘭芳、小白玉梅等前輩影響,后來不斷學習創新,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王派唱腔特別接地氣,就像平時嘮家常一樣自然流暢,但細細品味,韻味十足。中低音渾厚又柔和,到了關鍵唱句,突然飆高音,一下子把情緒推向高潮,這種強烈的對比,太抓耳了!

像《春香傳》《紅樓夢》這些經典,在王派唱腔的演繹下,故事變得更加感人肺腑。單仰萍、王志萍這些傳人,也用自己的方式把王派的魅力發揮到極致,讓觀眾看了一遍又一遍。

戚派:“悲旦”天花板,聽著聽著就哭了

戚雅仙的戚派,堪稱“悲旦”界的扛把子!1947年,她在《香箋淚》里的表演,把悲劇角色演活了,從此打響了名氣。戚派在“袁派”的基礎上,結合戚雅仙自身嗓音條件和風格,走出了一條獨特的路。她的唱腔樸實又流暢,雖然音域不算寬,但中低音醇厚的音色發揮得淋漓盡致,每一句都像在訴說內心的痛苦,特別有感染力。

看《血手印》《玉堂春》這些劇,聽著戚派唱腔,不知不覺就跟著劇中人一起掉眼淚。周雅琴、金靜等傳人也完美復刻了戚派的“悲傷魔法”,讓這一流派一直深受戲迷喜愛。

張派:清麗委婉,越聽越上頭

張云霞的張派,真假嗓切換自如,唱腔在“袁派”的基礎上,吸收了“傅派”的優點,還融合了其他藝術的精華,形成了清麗委婉、多姿多彩的風格。在《李翠英》《春草》這些劇里,張派唱腔把角色的俏皮靈動展現得惟妙惟肖。袁小云、何賽飛這些傳人,也用精彩的表演,讓張派的獨特魅力深入人心。

金派:婉轉秀麗,唱進人心坎里

金采風的金派,在“袁派”的基礎上,博采眾長,自成一派。金派唱腔婉轉又秀麗,剛柔并濟,念白也特別有節奏感,韻味十足。《碧玉簪》《盤夫索夫》這些經典劇目,經過金派唱腔的演繹,劇情更加生動有趣。謝群英、黃美菊等傳人,也把金派的特色傳承得很好,圈粉無數。

呂派:青春活力滿滿,聽完超上頭

呂瑞英的呂派,在“袁派”基礎上,注入了滿滿的青春活力!唱腔板式變化多端,根據人物情緒,通過調整速度和節奏,讓旋律豐富多彩。在《打金枝》《花中君子》這些劇里,呂派唱腔把角色的活潑可愛展現得淋漓盡致。孫智君、吳素英等傳人,也用充滿朝氣的演唱,讓呂派收獲了一大批年輕粉絲。

越劇這七大旦角流派,每一派都有自己的“殺手锏”,每一種唱腔都有獨特的魅力。不管你是喜歡深情款款的袁派,還是華麗大氣的傅派,都能在越劇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心頭好”。快來評論區聊聊,你是哪一派的忠實粉絲?有沒有哪段經典唱段讓你單曲循環?